瀏覽次數:次
近日,2024年度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結果公布,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獲得“雙B”等次,在全國154個綜保區中綜合排名71名,較去年前進21位,在西部和東北地區46個綜保區中排名14名,較去年前進5位,在全省7個綜保區中位列第3。

本次評估中,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不僅保持“雙B”佳績,更在全國及西部和東北地區排名實現“雙晉升”,體現了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在企業質量提升、監管業態創新等領域的突破成效,為臨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是陜西省唯一的臨空型綜合保稅區,2019年12月獲批,2021年1月正式封關運行,總規劃面積1.02平方公里。自封關運行以來,依托“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樞紐、冷鏈”八大開放功能和國家級試點政策,積極探索“保稅+”業務創新,完成多項全省首單業務,形成“保稅+產業+創新”聯動發展,成為省、市提升臨空產業高水平發展的重要功能平臺及空港新城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的重要載體。
目前,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已形成以航空材料、電子零部件、進口消費品等為特色的跨境貿易供應鏈中心;以起落架及其部附件、雷達罩、整流罩、短倉為主的航空維修基地;以大型設備為核心的保稅融資租賃集群;以及以日用消費品等為主的跨境電商“1210”進出口等四大特色業務體系。培育了以海得邦供應鏈為代表的國際供應鏈企業,以東航賽峰、瑞達宇航為代表的維修檢測企業,以星空供應鏈為代表的跨境電商企業及以信達金租為代表的金融服務企業,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內企業與美國、法國、荷蘭、意大利、日本等20余個國家開展貿易往來,涵蓋5個“一帶一路”國家、5個RCEP國家,累計進出口貿易額206.82億元。
下一步,空港新城將持續協同西安咸陽機場海關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做優做實內外聯動,用足用好國家政策,深化“保稅+”模式,構建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更智能的進出口貿易服務體系和口岸監管生態,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什么是綜保區發展績效評估?
全國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是反映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年度“大考”,每年開展一次評估。以國家部委統計數據、省級相關部門及各地方綜保區報送的數據和材料為基礎,通過對“海關稅收”“保稅業務進出口值”等20項定量指標和“創新發展情況”等6項定性指標進行科學、系統評估,最終形成全國和分地區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