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已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作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重要橋梁,國際航空樞紐在促進貿易、投資、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為西安、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空港新城一直致力于打造國際航空樞紐。近年來,空港新城通過開航線、引企業、建平臺、拓交流等方式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并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客人”。
據統計,1-10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3997.5萬人次。其中,國內旅客吞吐量同比增12.3%至3890萬人次;國際(地區)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145.4%至107.5萬人次。
今年以來,空港新城與西部機場集團聯合開通了多條國際客貨運航線。其中有西安至列日、布達佩斯、俄羅斯的全貨運航線;還有西安至越南胡志明市的直飛航線以及泰國吉普客運航線等。這些航線的開通為空港新城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新城功能定位,進一步穩固西安至阿拉木圖、塔什干的中亞航空貨運‘雙通道’,加快新開連通歐洲和北美洲主要樞紐的客貨運航線,不斷織密航空網絡。”空港新城機場保障中心主任楊蕊丹表示。在加密航線開通的同時,空港新城推動實施了外籍旅客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和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邊防檢查手續便利措施,今年3月,聯合相關單位在西安機場建立了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從便捷的通道和舒心的體驗方面更好的為境外“客人”服務。
截至11月中旬,空港新城聯合西部機場集團已累計開通國際(地區)航線116條,其中國際客運航線88條,國際全貨運航線28條。今年以來新開通國際全貨運航線3條。在運營客運航線通達22個國家37個主要城市,聯通“一帶一路”16個國家的27個航點,9條聯通“中亞五國七城”的客貨運航線運營穩定。

2020年7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破土動工,建成投運后,空港新城將進一步完善“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的國際航線網絡格局,屆時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滿足年旅客1.2億人次、200萬噸航空貨運量需求。
今年5月,空港新城入區企業西安東航賽峰起落架系統維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航賽峰”)已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頒發的維修單位許可證,已具備完備的三大局方體系下的維修資質—中國民航局(CAAC)、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可承接國內外更大范圍飛機起落架維修業務,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
“去年我們迎來了8家新的航空公司客戶,現在產量每年以2倍的增幅增長,已具備每年大修約160套起落架的能力”,東航賽峰總經理詹姆斯·米勒表示。


當前,空港新城聚焦“1+3+3”臨空產業體系,目前,已打造形成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航空服務三個臨空主導產業鏈。圍繞“臨空+樞紐”優勢,吸引生物醫藥、精密儀器、電子信息等百余個臨空項目落地。這些成果的取得,源于新城一直致力于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以“誠信空港”“法治空港”為依托,為企業提供服務,促進企業的落地、生根、發展、壯大,為空港新城的未來注入了新的動能。
“空港新城有著非常優質的配套設施和跨境物流優勢,這對我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法國郵政DPD集團執行副總裁 讓·克勞德表示,雙方的合作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歐洲公司來中國發展。

今年9月2日,在2024陜粵港澳活動周期間,空港新城與法國郵政DPD集團簽訂戰略框架協議,建設中國西部空運轉運(分撥)中心,主要開展國際快件、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和國際航班交易結算、大宗貿易等業務,這也是法國郵政在中國西部地區建立的首個空運轉運(分撥)中心。
去年以來,空港新城先后啟用陜西自貿試驗區RCEP企業服務中心、開通陜西首條TIR國際跨境公路貨運線路、獲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平臺功能不斷完善。近年來,依托“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樞紐、冷鏈”等8大開放功能和國家級試點政策,空港已探索形成自貿創新案例75項,涵蓋貿易便利化、“放管服”改革等多個領域。
“我們的客戶想在國外拓展新業務時,我們就會咨詢RCEP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會為我們詳細解讀政策,提供最優的享惠方案和原產地證辦理咨詢服務,幫助客戶節約更多的成本。”陜西西咸新區海倉供應鏈倉庫經理張晶表示。

多樣性的開放平臺建設,是為了更多的企業飛得更遠,國際文化的交流可以助力企業飛得更高,“平臺+樞紐+文化”的合力將助力更多企業在空港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今年以來,20余國留學生陸續走進空港,現場感受“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的獨特魅力,90后烏干達留學生馬格瑞在這里實現了創業的夢想,尋找到發展的新機遇。
這里不僅是一個多樣性的開放平臺,更是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交通樞紐,從空港新城起航,2小時航程可覆蓋全國75%的領土、85%的經濟總量,5小時可抵達哈薩克斯坦,8小時可抵達莫斯科,16小時可抵達羅馬。隨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推進,空港新城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將助推其加快打造“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助力陜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