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期間,央廣網、中國日報網、中國城市網、中國商務新聞網(商務部官方媒體)、中國報道、中國網、國際在線、陜西日報、
西部網、陜西網、陽光網、上游新聞等十余家主流媒體紛紛刊發報道,聚焦空港新城打造“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和顯著成效。












在陜西這片古老而滿活力的土地上,空港新城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開放姿態,成為陜西對外開放的空中門戶。隨著一條條國際航線的開通、一個個開放平臺的完善、一項項投資項目的落戶,以及一件件融合發展的設想變成現實,空港新城正以其綜合保稅、跨境電商、臨空經濟、國際會展等多元化對外開放渠道和載體,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加速構建“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為陜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注入強大動力。

近期,空港新城聯合西部機場集團開通國際客運航線5條、全貨運航線1條。這些新航線的開通,不僅加強了西安與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也進一步豐富了“空中絲路”的合奏交響樂。截至目前,西安的國際(地區)航線已達到110條,覆蓋全球43個國家、88個主要樞紐和經濟旅游城市,形成了“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的航線網絡格局。
隨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全面建成投運,機場將擁有更加完善的設施。未來的空港新城將成為集航空、高鐵、高速公路、地鐵等于一體的超級綜合交通樞紐,滿足年旅客1.2億人次、200萬噸航空貨運量的需求。

空港新城依托其獨特的“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樞紐、冷鏈”8大開放功能以及國家級試點,實現了開放通道的完善和開放功能的提升。去年以來,空港新城先后啟用陜西自貿試驗區RCEP企業服務中心、開通陜西首條TIR國際跨境公路貨運線路、獲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占全省進出口貨值的比重達到約70%。
為了更好地服務陜西的大型出口加工制造企業,如三星、美光、中興等,空港新城開通了多條貨運航線,如布魯塞爾-西安、首爾-西安-洛杉磯、西安-東京等,并加密了西安-首爾貨運航線。這些航線的開通,極大地促進了全省電子信息、醫藥工業、汽車制造等支柱產業的快速發展。


空港新城不僅是產業合作的橋梁,更是文化交流的紐帶。新加坡同日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的成功上市,為西安同日智能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帶來了新機遇。而“東航-賽峰”飛機起落架深度維修基地累計維修起落架突破100套,更是彰顯了陜西在高端制造業領域的實力。此外,與俄羅斯、巴西等國的戰略合作,不僅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技術交流,更為陜西的開放發展打開了新局面。

在文化交流方面,空港新城通過建設“空中絲路圖書館”、舉辦國際經貿人文活動等方式,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文化聯系。留學生的到來,不僅為新城注入了新鮮血液,更為陜西的開放發展帶來了新視角、新思路。

為了更好地服務境外來賓,空港新城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建立了全國第三個、西北第一個境外來賓支付服務中心,為境外人士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務。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新城的國際化水平,更為陜西的開放發展創造了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與此同時,空港新城的“國際朋友圈”也在不斷擴大。通過加強與各國在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空港新城正逐漸成為連接世界的重要節點。

作為西安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空港新城積極謀劃臨空經濟組團建設方案,推動與咸陽經開區的融合發展。通過打造現代物流產業聚集區、秦創原保稅協同創新中心等方式,空港新城正逐步成為西安都市圈的重要增長極。


同時,空港新城也在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從自貿藍灣產業園、臨空經濟產業園的規劃建設,到機場三期節點立交、騰霄四街等重點交通項目的推進;從西安交大附中空港實驗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的聚集,到醫療、養老、購物等功能的全面提升;空港新城正以其高標準、高品質的城市形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才和企業前來發展。

未來,空港新城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創新的精神引領發展,努力成為連接世界的橋梁和紐帶,為陜西乃至全國的開放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