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期,在西咸新區黨工委人才辦的指導下,由空港新城組織人力部(人才辦)報送的《以人才智力“強引擎” 激活臨空經濟發展“新動能”》人才工作經驗文章,被西安市委組織部部刊《西安組工研究》2025年第1期“人才發展”專欄刊發。
原文如下
以人才智力“強引擎”
激活臨空經濟發展“新動能”
空中絲路,才聚港灣。近年來,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圍繞建設“空中絲綢之路新起點”總目標,堅持“強基礎、求創新、優服務”的人才工作思路,通過“以產引才、以才促產”深度融合產業鏈和人才鏈,推動航空維修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臨空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聚鏈成群、壯大成勢,為新城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強本固基,做足引才納賢“新文章”。堅持把人才作為推動發展與實現生產力躍升的關鍵要素,在招才引智上不斷下功夫、出實招。一是摸清底數、繪圖建庫。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園區發展中心,深入開展重點產業鏈人才摸底專項行動,繪制人才需求導圖,分類建立產業人才庫,實現轄區各類人才底數清、信息準、需求明,進一步提升人才招引精度。目前,新城共有高層次人才66人,其中,陜西省“三秦英才”計劃5人、西安英才計劃10人、西安市高層次人才26人、秦創原創新人才25人;地區優秀人才93人;實用儲備人才699人 ;秦創原創新創業人才1.3 萬余人。二是突出特色、靶向發力。聚焦航空領域等特色人才隊伍,制定《陜西省西咸新區航空領域人才認定細則》《關于進一步加快高端人才聚集若干措施》等人才政策,舉辦“陜西省航空乘務技能大賽”“陜西省交通運輸系統航空安全員技能大賽”等技能賽事,通過“以賽代評” ,打破傳統“四唯”人才評價模式,5名獲獎選手認定為秦創原創新人才,9人成功入選西咸新區首批航空領域人才,開辟航空領域人才引育“新通道” 。三是多措并舉、廣納賢才。依托“高校聘、企業用、政府助”的“校招共用”模式,開展形式多樣的“雙招雙 引”“以才引才、以才薦才”活動,拓展優秀人才“朋友圈” ,搭建招才引智“新路徑”,吸引一批“周末式”專家、“候鳥式”人才創新創業,以“快遞式”服務滿足企業“點單式”需求,實現以項目招人才、以人才促項目。

2024年陜西省航空乘務技能大賽
創新機制,探索聯合育才“新模式”。多渠道搭建人才成長平臺,創新人才交流培養模式,不斷提高人才自主培育能力。一是深化 “政校企”合作育才模式。依托知名院校、西咸商學院等資源優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式、套餐制培訓,強化人才定向培養;健全完善“一帶多”“師帶徒”等幫帶模式,推動圣泰金屬、國睿一諾、太乙電子等重點企業人才梯隊式培養,有效增加人才儲備。同時,針對新引進的中科西光、華科光電等重點企業,“量身制定”人才申報計劃,通過政策支持和人才引領,助力企業落地生根、長遠發展。二是打造外籍人才服務平臺。在全省率先開展自貿區外籍人才創新創業試點工作,設立“E工廠西安空港跨境數字創新園”,為外籍人才提供產業扶持、項目加速、辦公空間、證照辦理等全方位服務,進一步加速外籍人才創新創業項目落地孵化。截止目前,已幫助多名外籍人才辦理營業執照和來華許可,吸引外資企業11家 ,注冊資金1400余萬。同時,設立西北首個省級RCEP 企業服務中心,為全省外貿企業和人才提供公共核心服務、特色貿易增值服務等3大類52項“全周期”服務事項。三是搭建臨空組團育才聯合體。立足“現代化航空新城”發展定位 ,聯合咸陽經開區開展結對組團式發展,創新發布臨空經濟區科創協同一體化11項舉措,設立“科創一體化協同區”和“科技金融協同工作站”,聚焦科創企業培育與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常態化人才培育、交流和就業服務信息共享模式,精準對接企業多元化需求,促進兩地組團育才、引育協同,推動人才、金融、科技與產業良性循環。

RCEP企業服務中心
強化服務 打造宜居宜業“新港灣”。持續提升招才引智“軟” 環境,打造人才棲息“優”生態,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服務體系。一是健全服務機制。創新建立“1+1+4+N”人才服務機制,從招商引資、行政審批、園區服務等11個職能部門選拔業務骨干,組建4支善交流、懂政策、熟業務、會服務的全能型企業人才服務專隊,通過政務窗口集約辦理、園區人才上門服務、專隊成員定期走訪,提供人才申報、政策宣傳等“一站式”服務。 自2024 年專隊成立以來,累計走訪企業345次,收集意見建議210余條,協調解決問題130余個,大幅提升入企服務質效和人才工作滿意度。二是搭建服務平臺。優化提升人才聯絡工作站、人才交流活動中心等服務載體,打造以“黨建引領 人才賦能”為主題的自貿藍灣產業園黨建人才新陣地,設置人才聯絡站、人才會客廳、引才直播間、路演中心等多個功能區,有效破解人才工作“三多一大一少”(服務企業多、行業類型多、獨立發展多、協調難度大、企業之間橫向溝通少)難題,為人才交流、項目合作、技術轉移等搭建一體化服務平臺。三是優化服務保障。構筑以人才公寓、飛行公寓為主體的多層次人才住房保障體系,為廣大人才提供價格實惠、交通便利、設施齊備、居住舒適的“人才房”;創新打造生活與休憩相融、文化與景觀兼具的人才主題公園,積極兌現人才關注的購房購車補貼、子女入學、交通出行、健康體檢等“關鍵小事”和“心頭大事”,真正實現以政策引才、以服務暖人、以待遇留才。

航空類人才“飛行公寓”
近年來,空港新城人才工作經驗做法相繼被上級權威媒體報道,其中,《“人才引擎”助臨空經濟產業“蓄勢騰飛”》人才工作創新案例被《組織人事報》專題刊發,并于今年5月榮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人才工作案例”二等獎;《念好人才工作“六字訣”共繪高質量發展“同心圓”》人才工作經驗做法也被《古都先鋒》雜志刊發。下一步,空港新城將在探索和創新人才工作模式上下足功夫,全力打好“柔性招引+特色培育”組合拳,積極構建“1+1+4+N”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厚植近悅遠來發展沃土,推動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精準耦合,為產才融合提供可復制的“空港樣本”。